地下车库 沉在地下的安全

发布日期:2014-04-13 17:53:47浏览次数:1302

 

    几个楼梯拐角处的监控空白,

  几名中老年保安的有心无力,

  让黑暗的地下室,

  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难以防备的刀光剑影,

  刺痛的是管理的阴影。

  地平线下的安全,

  到底是谁的义务与权利?

  前天,苏女士躺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创伤外科的病床上,右手被石膏纱布裹得严严实实,脖子上插着留置针头。因为在地下车库遭抢劫,苏女士被歹徒捅了5刀,造成身心双重创伤,现在,苏女士经常在夜里惊醒不敢再入睡;换药时,望着变形的手掌上丑陋的伤疤,年过五旬的苏女士忍不住大哭。苏女士说,出院以后,再也不敢开车、不敢进地下车库了。

  苏女士遭劫案事发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地下车库,灰尘、昏暗、肮脏、阴森是大多数地下车库的写照,除了在车库门口有负责收费管理的人员,车库里鲜见其他管理人员。部门管理方面,给出的多是大而全的法规,地下车库,似乎沉降在管理的层面之下。

  全家人不敢再进地下车库

  这几天,苏女士全家的生活规律都被打乱了,丈夫张先生在医院照顾她几夜未眠,儿子、儿媳妇一趟趟地往医院跑,全家人同时改变了一个生活习惯:车子不再停入地下车库。虽然他们家已经买下了地下车库一个车位的产权,但现在,他们宁可让车库空着,也要挤在地面车位上。苏女士在车库里遭抢劫被捅5刀给全家人心里留下了阴影。

  谈起在地下车库被捅,苏女士还是掩饰不住惊恐,“太可怕了,脖子被人勒住时,如果我能回过神来,我会马上把包给他,而不是抗争。”苏女士说自己被歹徒的刀吓傻了,拼命惊呼,可能呼叫声刺激了歹徒,明晃晃的刀子在她身上乱戳,歹徒直到夺走苏女士手中的包后才夺路而逃。

  手术进行了5个小时,苏女士被伤得最严重的是右手,最凶险的是胸前一刀,刀伤5厘米深,离心脏只有1厘米。家人担心胸口的伤口发炎,手术后不敢把苏女士交给护工,而是由家人通宵照看。

  现在,伤口有所愈合,但看着变形的、布满针痕的手掌,苏女士心里还是很难接受。对于包里的1万多元现金和三四千元美元、两部手机,苏女士并没有表现得很心疼,她担心的是,出院后,还得工作,还得出行,开车和进停车场都让她感到害怕。“儿子说由他来接送我,但这不是长期的办法啊。”苏女士感叹。

  苏女士说,遭抢劫那天,她开的是一辆沃尔沃越野车,市价60余万元。在经商的苏女士看来,这算是比较低调的车,应该不是豪车引来歹徒。实际上,苏女士家还有一辆更为高档的越野车,即使外行人也能看得出来是豪车,经过这事情之后,她一家人感觉那辆豪车变成烫手的山芋——担心豪车会引来歹徒觊觎。

  事发车库其实还算不错

  昨前两天,记者走访了温州市区欧洲城地下车库、绿城公寓、米莉莎商城等几处物业的地下车库,发现车库里光线昏暗、标志不明显,卫生状况不乐观。以欧洲城地下车库为例,东面车辆出入口处有两名男保安负责收费,西面车辆出入口一女保安坐在保安亭。地下车库里,各种商家标志看得人眼花缭乱,因为连着地面上的商业楼层,欧洲城地下车库有多个出口,虽然有“北区”“A区”“丹璐广场停车场”这样的标志,但因为没有阳光和标识性的建筑物,记者很快在车库里晕头转向。记者拿出手机边走边通话,在个别角落,手机信号减弱,通话中断。

  记者梳理温都热线接到的投诉发现,关于地下车库的投诉涉及收费问题、管理费遭挪用、灯光昏暗、卫生状况、漏水、流浪猫狗等问题,投诉的读者称,他们会将问题先向所在物业反映,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才向媒体投诉。

  苏女士遭抢劫并被捅的车库,是在江滨路一大厦下面。

  这是一个小型地下车库,只能停三四十辆车,除了汽车出入口,有3个通道连着地面上的3幢大楼。住在地下车库的大楼保洁人员带记者查看了地下车库的情况。

  7号车位空着,保洁人员说,这就是遭劫的苏女士家的车位,已经空了好几天了。他带记者看了苏女士被捅的楼梯,这是地下室通往一楼的一条狭小的楼梯,没有摄像头。当时是地面上的人听到苏女士的呼叫声,赶下来,才发现满身是血的苏女士的,而歹徒已经抢劫得手,从车库的汽车出入口逃离。物业的电工和邻居去追赶时,歹徒跳上围墙旁的垃圾坞翻墙逃走。

  记者发现该车库内卫生整洁,灯光明亮。B幢一楼的保安室有显示屏,显示24个摄像头拍摄的监控画面,其中6个对准地下室,但地下室通往地面一层的楼梯是监控不到的。相比市区其他地下车库,该地下车库整体情况不错。加上车库里还住有保洁人员,相对来说是安全程度已好于其他车库。从逃走的线路判断,住户们认为歹徒是以前在大楼出入过的人,或者是之前探过地形的。

  住在该楼20层的一位女住户说,那天她在20层都听到了呼喊声,大楼地下室发生这么凶残的劫案,真让人心中不安。她希望物业能加强管理,公安部门能早日破案。要不,她也不敢去地下车库了。

  中老年保安对歹徒力不从心

  在事发大厦的A幢、B幢,记者遇到的大楼保安人员都是中老年男性,让他们去追捕一个手持凶器急于逃脱的歹徒,明显是力不从心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区各地下车库和小区、大楼出入口的保安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男性。事发大楼的物业管理是温州众力海派物业有限公司,管理该楼的物业主任郑焕武说,物业费收入有限,物业公司也要掐着花钱,请不了很多保安,一般每幢楼安排两个保安轮值,要求保安每小时进行一次巡逻,包括地下室巡逻。在他看来,保安的工资不高,每天值班12小时,月工资2000元,年轻人是不愿意干这份活的,只能找退休老人。再则,从住户反映来看,请本地退休老人来当保安,能和住户更好地沟通,还比较受住户欢迎。如果请年轻人来当保安,只能请到外地人,就会轮换得很频繁,难管理,素质也不见得就好。

  发生抢劫事件后,物业公司去探望了苏女士,并要求保安加强对车库巡逻,郑焕武说,物业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歹徒可能是随机作案,很难防范。

  谁来管理

  混乱的地下车库

  温州市警方透露,近年来,该市地下车库有零星案件发生,其中案发最多的是偷窃车内物品,其次是针对车主的抢劫、绑架案。去年9月,26岁的龙湾女子小夏就是在瓯海大道与龙祥路交叉路口的停车场内被绑架的。

  这次发生在市区江滨路某大厦地下车库的抢劫案性质恶劣,歹徒手持凶器把被害人捅伤后抢包。现场监控记录显示,抢劫的歹徒晚上6时20分许进入地下车库,徘徊观察20余分钟后,对苏女士下手。而这20分钟内,均没有人发现这名在地下车库晃荡的人并引起警觉。鹿城警方目前正全力追捕,案件已有进展。

  最近警方侦破摧毁了一个盗窃电动车团伙,从地下车库里缴获一批被偷盗的电动车。车库管理人员说,他只负责收停车费和管理,对电动车来源并不清楚。

  警方认为市区各地下车库管理上存在问题。那么,地下车库到底属于哪里管呢?

  温州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曾经因为配合市区交通治堵,梳理过市区各地下停车场的车位,之后并没有涉足地下停车库的管理;

  温州市人防局工程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市本级以及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的人防面积为176.7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属于结建工程,即平时用于车库,战时用于人员隐蔽。在地下人防工程的建设、验收过程中,人防局严格把关,验收到位。但对于日后使用中的维护和管理,人防局人手不够,确实难以监督到位。该负责人说,根据相关条例,“平时已开发利用的公用人民防空工程主体结构、防护设备设施,消防系统等,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其余设备设施如装修、照明等,由使用单位负责。”该条例表明地下车库的具体管理由使用单位负责,也就是说,人防系统用于地下车库的一部分,使用的是小区业主,一般而言就是由小区聘用的物业公司具体管理。

  温州市住建委物业修建处依据《物业管理条例》、《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温州市物业管理办法》等对各物业公司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关于地下车库的管理,《温州市物业管理办法》提到,“物业服务企业依照有关规定管理防空地下室的,应当做好平时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防空地下室处于良好状态。”至于怎么样才是一个良好的状态,无进一步说明。

  温州市住建委相关人士介绍,如有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小区,依法由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双方通过服务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此看来,地下停车场管理的到位与否,只能取决于物业公司的管理质量。然而,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小区的物业,会把地下车库承包出去,由承包人找一个工作人员看守停车场并收费,物业公司实际上并不具体管车库,车库实际管理人员工资低廉,工作时间,接近24小时,车库几乎处于放任状态。车库的安全,似乎和车库的水平线一样,沉在地下,不见阳光。

 

 

文章来源于《温州都市报》